《工笔画的写意性:张俊、孙文龙、李娇、孙超花鸟画作品集》
展览
展览名称 // 工笔画的写意性:张俊、孙文龙、李娇、孙超花鸟画展
学术主持 // 魏祥奇
展览总监 // 张兰
展览统筹 // 杨玉栋
主办单位 // 天津图书馆、华夏俊杰艺术交流有限公司
展览地点 // 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
展览时间 // 2015年5月1日-2015年5月9日
开幕时间 // 2015年5月1日 14: 30
研讨会时间 // 2015年5月1日 15: 00
学术嘉宾 // 蔡萌、孙欣、薛良
画集
出品人 // 郭俊杰
主编 // 魏祥奇
编辑 // 张兰
装桢设计 // 王学军
印刷
开本 // 8开(787 × 1092cm 1/8)
印张 // 10
版次 // 201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
赞助机构
华夏俊杰艺术交流有限公司
媒体支持
雅昌艺术网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艺术新闻、Hi艺术、《美术报》
前 言
张俊、孙文龙、李娇、孙超四位花鸟画家的创作,都在是追求一种“工笔画的写意性”,这种“写意性”不仅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的直接表现,诸如汲取“没骨法”的影响以淡墨晕染出枝叶的形态,还体现在对于中国传统绘画“写意情怀”的直觉感悟:在一种极为繁复的绘画程序中体验笔墨触及宣纸时的微妙和欣喜。抑或者说,这种写意性存在于一种操演笔墨的状态之中,当四位花鸟画家专心致志于绘画中时,这些“写意性”就已经成为一种“行为的过程”,也就是“时间的形状”。“绘画”也就成为创作者参悟生命至理的一种“行为方式”,在最为理性的控制之外却是一种“淡然”的心迹,这些都在画面中具体的一笔一墨之间得以体现,也在画面所营造的空间和意境之中显现出对“写意性”的感知。“写意性”必然是一种内在于绘画品性之中的“精神”和“格调”,相较于外在语言形式的视觉表征,其更为注重一种内向性的语义结构:“写意性”是一种“感觉”而不是“视觉”。
魏祥奇
|